Our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in November 2005 with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USD$2,200,000.00. Our company with a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beautiful environment is located Zengd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hich is 5 kilometers north of Suizhou honored as "township of Chinese mushroom". Our company is an export-oriented productive enterprise engaging in the deep processing products of mushroom, ginkgo, chestnut and fruit and vegetable. It was graded by the Hubei Provincial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forest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one of the top hundred foreign trade of Hubei, and so on. And it was evaluated by CFNA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of Import and Export of Foodstuffs,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as "AAA" credit rating.
Our company covers an area of 1470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fixed asset is 150 million yuan. There are 600 workers and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s more than 200. We have built the standard production workshop of 10,000 square meters and a cold storage of 4000 square meters. Our company has seven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s and the equipment was most imported from Japan. And we also have modern office building and advanced laboratories. We introduced a high starting point and high standard intensive management model and built standard pollution free raw materials of 4.2 million mu (667 square meters/mu).
Our company passed ISO9001 Quality System Attestation and HACCP Attestation in 2007 and gained the food sanitary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e of registry granted by Hube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At present, annual produ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refined edible fungus reaches 8000 tons. annual output of various kinds of canned food and dehydrated vegetables is under building. In 2008, total output value is more than 1 billion yuan, and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 through exports is 55 million U.S. dollars, and the tax paid is 27 million yuan. Our products are selling well in more than 50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management principle of our company is that pursuing excellent productive performance and devoting the best service to the society. Welcome friends at home and abroad cooperate with our company, creating brilliant achievements!
湖北潜江的杰出人物
? ? ? ?国内的企业做出口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营制,另一种是代理制。自营制主要适用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自己招聘人员做单证、委托报关、收汇、退税、安排物流等非核心业务,流程长,规模小,无法与供应链上各方形成议价能力 。代理制主要适用于一些没有出口资格的企业,比如一些原来做内销的生产企业或小型贸易企业,以代理外贸企业的名义对外签定销售合同,安排出口,同时给这些外贸企业支付一定的代理费。在这种形势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 ? ? 《对外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将外贸综合服务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三大外贸发展新业态之一。外贸综合服务是外贸业务模式的创新,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以整合通关、收汇、退税、物流、仓储、融资、保险、市场推广等国际贸易供应链各环节服务为基础,为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标准化、高效透明的外贸综合服务,降低其综合外贸成本的新型贸易业态;提供该综合服务的外贸企业称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设立的向中小微企业提供外贸综合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则称为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 ? ? ?最近几年,各地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浙江比较知名的就有世贸通, 一达通,融易通,义乌通,浙江中非经贸港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成立最早的阿里系的一达通。2014年5月,阿里巴巴一达通平台刚一出现就宣布推出免费代理出口,并反向补贴给出口加工企业。出口商只要委托阿里巴巴旗下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一达通”做通关、外汇、退税等服务,不收取任何的基础服务费,还可获得“一达通”提供的外贸服务津贴。其标准为:每出口1美元人工下单可获得2分钱人民币的补贴,网上自助下单更可获得3分钱的人民币补贴。这就意味着,一家企业如果通过该平台完成了100万美元的出口,就可获得由阿里巴巴发放的最高达3万元补贴。
? ? ? ?关于补贴资金的来源,阿里巴巴外贸综合服务事业部总经理魏强介绍,国内外贸小企业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占比超过30%。整合订单后,对于银行、物流公司、海关等基础服务机构而言,外贸服务平台就是一个虚拟“大客户”,平台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出口流通环节。这就是所谓的服务红利。
阿里巴巴B2B事业群总裁吴敏芝表示,未来出口企业不仅可以享受补贴,还有可能根据出口额获得―定比例的小微贷款。
一达通提供的服务:
?外贸综合服务:作为中国外贸综合服务平台,阿里巴巴一达通颠覆了传统的外贸代理模式,开始打造外贸领域开放式生态圈,引入社会上中小出口代理企业、物流服务商和财税公司等作为合作伙伴(即一拍档),为平台上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本地化服务。?
出口基础服务:快捷、安全的一站式出口基础服务。
通关服务:以一达通名义完成全国各口岸海关、商检的申报。
退税服务:为企业与个人正规快速办理退税,加快资金周转,同时提供个性化的退税融资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企业退税融资需求。?
外汇服务:中国银行首创在一达通公司内设置外汇结算网点,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外汇结算服务。客户直享外管A级资质待遇,可灵活选择结汇时间。亦可为客户提供外汇保值服务,提前锁定未来结汇或者购汇的汇率成本,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金融服务:覆盖外贸各环节的融资需求。
超级信用证:针对出口企业在信用证交易中面临的风险和资金问题推出的综合服务。服务覆盖信用证基础服务,打包贷款(出货前),交单后贷款(包含出货后的买断和融资),可按需灵活选择?
一达通流水贷:面向使用阿里巴巴一达通出口基础服务的客户,以出口额度积累授信额度的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服务,该服务由阿里巴巴联合多家银行共同推出,真正实现“信用=财富”。
结算宝:由阿里巴巴和银行合作,提供安全、省心的高收益企业活期理财服务。
保单贷:通过备货融资、尾款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融资问题,最大化利用产能,赢得订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目前,一达通已在广东、福建、山东、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安徽、上海、北京等全国多个省市成立了子公司。到2016年底,一达通服务中客户突破数十万家,出口总额突破150亿美元,在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企业百强榜中排名第二。
凭借减少中小微企业出口环节,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效率,帮助企业融资等优势,外贸综合服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浙江一达通在去年3月被海关降为失信企业,严重影响了该平台的信用及运营效率
(一)退税风险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企业进行出口退税骗税,为了防范该风险,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以负面清单形式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平台企业根据税务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负面清单,同时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企业的骗税成本,多数平台企业均要求生产工厂通过一般纳税人认证时间满足2年以上,且要求到工厂现场查看生产情况等。
2.建立大货装运查验制度
为避免“四自三不见”情况带来的涉税风险,应首先对出口额或退税额超过一定金额的出口订单建立强制大货装运现场监装跟踪制度(由平台专人或指定当地合作方),对小额出口订单建立随机抽查监装制度(重点在单小但出货极为频繁的客户订单上),对所有出口订单要求提供现场装运作业照片上传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涉税风险。
3.关注客户相关异常情况排查风险
平台公司应关注客户服务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排查确认,比如客户出口量超出准入调研时预估产能的,应到生产企业调研拜访,查看核实其产能运转情况;客户自行安排报关物流且从敏感口岸出口的,应予以排查;客户自身注册资金与业务量不匹配的或客户合作规模增速极快的应予以排查;客户工商登记资料发生变化,如股权变更,股东变更等特殊情况应予以排查;客户为有能力进行自行退税的大型生产企业的,应加强关注等等。
4 .?防范因为收汇和税票导致的退税风险
退税要求出口报关、全额收汇和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缺一不可。因此需要防范收汇问题导致无法退税而产生损失,要注意的是信用保险即便赔付也因为不算做收汇而导致无法退税,同时注意香港、百慕大、塞舌尔群岛的等境外汇款高危路径带来的风险;另外还要注意生产工厂因破产等原因未缴纳增值税,导致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成为失控发票从而无法退税。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的是客户信用风险和海外采购商信用风险,基本上是指在客户融资行为下的资金偿付风险,比如信用证不买断情况下,海外采购商逾期不予承付时,即发生海外采购商信用风险,若此时平台要求客户到期支付融资款本息,客户到期未支付的即为客户信用风险。
1.海外采购商信用风险防范
为防范海外采购商信用风险,平台企业均要求融资性订单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并且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客户必须配合平台企业完成信保公司的规范性要求,比如海外采购商真实性验证和验货及收货确认单据等,同时在海外采购商逾期不付时客户必须配合平台公司做好催收工作和信保索赔启动工作。
2.客户信用风险防范
在非买断性融资条件下,平台企业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时应尽量要求客户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质押),同时信保覆盖的订单融资应严格控制融资额度,主要是融资比例的设定,比如信保赔付比例为90%,则融资额度应不高于该比例,甚至进一步降低到80%
平台公司必须将风控管理视作生死存亡的核心工作,在公司架构上设置层次较高且独立运作的风险控制委员会,以在制度上予以保证。
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不仅形成了潜江淳朴的民风,而且孕育了众多英才。
仅近百年来,就有 *** 一大代表李汉俊( *** 一大会议前半程即在其位于上海的家中召开,后转移到嘉兴南湖),辛亥革命先驱、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部长李书诚,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革命团体“日知会”总干事刘静庵,首任监察部长钱瑛,著名剧作家、文坛泰斗曹禺等享誉神州的杰出人物。
经济发展
潜江水乡园林特色独具,这里系古云梦泽一角,湖泊星罗棋布,河网纵横交织,林木葱郁茂盛,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水杉的第二故乡。
20世纪70年代初,一部反映潜江风貌的纪录片《水乡园林》在联合国公映,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作家碧野盛赞潜江:“这是一座绿色的城!”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素称“鱼米之乡”。
目前, 潜江一瞥潜江已成为国家商品粮、优质棉、特种水产、速生丰产林、瘦肉型生猪、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创汇七大基地,已形成油气开采、冶金机械、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
境内有潜江制药、江钻股份,永安药业,幸福实业四家上市公司,潜江制药为国家唯一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江钻股份生产的石油钻头占据亚洲市场50%以上份额,中国牛磺酸生产基地的“永安药业”,销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
长江路桥也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在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筹备期间,潜江市委宣传部刊发了潜江市标的征集启事,随后中标设计公示后得以确定使用。
[1]
自然资源
潜江地上盛产粮棉油,地下富藏油气盐。
全市地下蕴藏石油2亿吨、天然气9700多亿立方米,岩盐近8000亿吨(为我国“盐都”自贡市的30倍),另有卤水136亿立方米,富含 中国潜江锂、铯、铷、溴、钾、碘、硼、硅、锶、镍、锰等18种稀有微量元素,可广泛用于电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其矿化均超过了国家开采标准,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交通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通武汉,南连监利,西邻荆州,北接荆门,隔汉江与天门相望,沪蓉高速公路与318国道横贯全境,沪汉蓉高铁(汉宜高铁)横贯东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潜江市集中力量发展交通,取得显著成效,是全省唯一平原湖区公路网络试点和全国农村公路示范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度和通达度均居全省前列。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664.64公里,21个区、镇、处、场通二级路,371个自然村、分场都通了公路。
市域“五横三纵”(五横:广泽大道、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运拖公路、华容公路;三纵:潜监线、荆潜线、幸福公路)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一个干支相通,内畅外连的公路网络已具雏形。
流经境内的汉江航运四季通畅,有年吞吐量达300万吨的红旗、泽口两个港口。
全市交通正趋于国省干线公路高等级化、镇处公路黑色化、村级公路等级化、综合运输智能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的交通现代化水平。
在交通硬环境改善的同时,交通运输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正逐步向客车舒适化、货车专业化、船舶系列化方向发展,实现了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全市已拥有各类营运客车610辆13036座,货车3000辆12901吨,园林城区出租汽车250辆,镇处出租车193辆。
2003年,全市共完成公路客运量92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356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409万吨,货物周转量48078万吨公里。
全市客运班线已达141条,日发班次1350个,客运网络的触角已延伸到全国26个省市。
乡村客运班线11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全市现有一级客运站一个,二级客运站3个,三级以下乡镇客运站16个,现有一类维修企业8家,二类维修企业34家,三类维修业户360家,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A级站1个,有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有装卸搬运业户10家,有各类运输服务业户27家。
全市基本形成以园林和广华为中心,以乡镇为结点,连通乡村,辐射市外的客货运输网络。
2010年
全 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90.7 亿元, 增长 16.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72481 万元, 增长 49.2%; 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 172.9 亿元, 增长 39.5%; 外贸出口总额 1.75 亿美元,增长 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到 13879 元, 长 10.4%; 增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486 元, 增长 17.3%。
居民消 费价格指数为 102.5。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面对低温寡照多雨 的自然灾害,全市上 下团结一心,快速响应,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了防洪排涝和抗 灾抢管工作,实现了“有灾不见灾,灾年夺丰收” 。
全 年实现农业 增加值 48.2 亿元,同比增长 5.2%。
粮食总产 40.4 万吨, 同比增 长 4.0%;棉花总产 4.4 万吨,同比增长 8.2%;油料总产 10.9 万 吨,同比减少 3.6%;水产品产量 9.2 万吨,同比增长 6.9%。
农业 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推广畜禽规模化、标准化 养殖,全年生 猪出栏 93.4 万头,同比增长 3.1%;家禽出笼 1484 万只,同比增长 4.3%,畜禽规模养殖量占饲养总量的 68%以上。
大力发展特色水产业, 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达到 18 万亩,网箱 养鳝达到 60 万口。
农产品 加工业快速发展,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6 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 130 亿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 设进展顺利,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 范区 1 个, 省级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 3 个。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 达到 167 个。
深入 推进精品名牌战略,尝香思、巨源油业、华山水产、 莱克水产等 12 家企业的 18 种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称号。
湖北原野蔬 菜有限 公司和香港两利蔬菜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供港蔬菜标准园,实 现 了蔬菜外销新突破。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筹资 6105 万元,完成水利建设土 方 1221 万方、标工 750 万个。
投资 5177 万元,完成了灌区续建 配套工 程建设及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
筹资 6500 万元, 建设通村 公路 259 公里。
投资 1.7 亿元,完成高产农田建设示范 工程 5 万亩、 基本农田“兴地灭螺”工程 3 万亩、基本农田土地整 理项目 1 万亩。
惠农强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认真执行中央粮食直补、良种 补贴、农 业生产资料增支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燃油价格补贴 和汽车、摩托 车、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农民直接得到实惠共计 1.6 亿元。
农垦经 济持续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土地集并流转, 大力发展 高效特色农业, 全 力实施项目建设, 农垦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全市农垦系统完成工 业总产值 43.6 亿元,同比增长 39.5%;农业 总产值 14.5 亿元,同比 增长 16%。
工业招商和技改扩规项目 26 个, 完成投资 10 亿元。
农 业人均纯收入 7450 元, 同比增长 18.2%。
工业经济在转型中加快发展。
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完成增 加值 145.5 亿元, 同比增长 22.5%, 其中市属完成 工业增加值 96.2 亿元,占 66.1%,同比提高 6.7 个百分点;轻工业 增幅高于重工 业 10.6 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210.9%; 主营业务 收入 510.9 亿元,同比增长 35.2%;实现利税总额 36.9 亿 元,同 比增长 175.2%。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76 家,比上年 净增 23 家。
园区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
投资 1 亿多元,深入推进园 区基 础设施建设和拆迁还建, 实施了金华润“4052”拆迁还建及物流 通 道、华中家具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园区路网管网等建设。
商贸流通加快发展。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3.6 亿元,同比 增长 21.4%。
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农 村综合服务社 160 家。
[2]
2011年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21亿元,同比增长15.2%,在全省17个市州中位居第七,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地域财政总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46.7%;5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44亿元,同比增长3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60亿元,同比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61元,同比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6.6:52.3:31.1调整为2011年的14.6:57.5:27.9。
2011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6615万美元,同比增长101.7%。
其中:出口34806万美元,同比增长98.7%;完成省 *** 考核目标任务19266万美元的180.7%;在全省出口额排名第9位、增幅排名第二,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3.4个百分点。
随着我市水产品出口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2011年我市被商务部授予“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全市外贸出口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出口规模不断壮大。
全市有出口业绩的企业23家,其中:出口过7000万美元的企业1家(油田外贸);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1家(永安药业);过4000万美元的企业2家(莱克水产、农宇食品);过3000万美元的企业1家(华山水产);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4家(福好医疗、齐力华盛有色、江赫医材、利维高服饰);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赛特龙服饰、亚利服饰、方圆钛白、本雅制衣)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全市出口商品形成了以农产品为领军主体,化工医药、服装纺织、医用材料、机电产品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化工医药出口7016万美元,占比20.2%;农产品出口13240万美元,占比38%(其中:香菇出口7912万美元,水产品出口4839万美元);医用材料出口3217万美元,占比9.2%;纺织服装出口3181万美元,占比9.21%;机电产品出口6378万美元,占比18.3%;冶金建材产品出口1774万美元,占比5.1%。
2012年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1.76亿元,增长12.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02亿元,增长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7.06亿元,增长35.0%;外贸出口总额3.58亿美元,同比减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51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5元,增长14.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 统辖地区
潜江辖6个管理区(农场)、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个办事处、10个镇。
管理区:西大垸管理区、总口管理区、熊口管理区、运粮湖管理区、后湖管理区、周矶管理区
办事处:园林办事处、广华办事处、泽口办事处、杨市办事处、周矶办事处、泰丰办事处、高场办事处
乡镇:熊口镇、竹根滩镇、高石碑镇、老新镇、王场镇、渔洋镇、龙湾镇、浩口镇、积玉口镇、张金镇
省级经济开发区:潜江开发区、张金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
经省人民 *** 批准,省民政厅正式发文,我市棉花原种场改设为潜江市泰丰办事处,杨市办事处莫市等九个村和园林办事处小南门社区同时划归泰丰办事处,该处成为我市第十六个乡镇办事行政机关。
经省 *** 批准,省民政厅正式发文,同意我市设立高场街道办事处,原高场原种场的地域范围为新设的高场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范围。
至此,潜江市街道办事处将增至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