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驿站,作者:驿站老鬼
顺丰再次喜提“百亿级别”的大型项目。
据12月21日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一票快递包裹,由湖北黄冈寄到湖南长沙,幸运的是,它是2020年的第800亿快递票。这是全国邮政部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而开展的一场“战疫”行动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之一。这张票证快件就是顺丰的。
12月22日上午10点,包裹由顺丰承运,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大门口办理签收手续。恰巧,这个很有特殊含义包裹的接收者就是曾经“援鄂”过的湖南医护人员邢祖忠先生。至此中国快递第800亿件的派送工作正式结束。
在祝贺“幸运儿”的同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类似场景屡见不鲜:第500亿件由中通承运,第600亿件花落圆通。
特别是顺丰“喜提”800亿快递一事,今天晚上我要跟你谈谈,它就是顺丰邀请收件人共同食用的一年“顺丰的生鲜特产套餐”:
1月安徽宣城的鲟龙鱼、2月辽宁丹东的草莓、3月福建云霄的枇杷、4月云南的普洱茶、5月山东烟台的樱桃、6月浙江台州的仙居杨梅、7月江苏无锡的阳山水蜜桃、8月四川甘孜的雅江松茸、9月山东滨州的沾化冬枣、10月江苏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11月浙江宁波的象山红美人、12月吉林松原的查干湖鱼。
这些从全国各地运来的美味佳肴似乎都出自顺丰之手,其背后的举动岂不是很容易?
1、表示敬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大家难忘的回忆。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我们经受了突发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就像这次800亿接收人,援鄂医生邢祖忠,数不清的顺丰人,的确默默地做了不少,还默默地忍受了许多。
我们在全民抗“疫”紧要关头,顺丰不但不罢休,并成了少数从“春节没有关门”坚守在“抗疫前线”的快递企业。不管是承防疫物资,还是帮助复工复产,顺丰疫情中,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令人欣慰得益于直营模式稳定强控,春节和疫情,一直“不下火线”,顺丰可谓名量双收,并且创下了近年来“超强的丰收季”。
12月18日,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分别发布11月份快递业务经营业绩通报。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双11”这样一个大促的大环境中,顺丰业绩仍然引人注目,业务量增长了将近60%,另外,无论从营收,还是从市场渗透来看,顺丰双双收获最丰厚的分红。
在困境中崛起,在绝地中反攻。在疫情洗礼下,逆行成长的顺丰越来越顽强和坚强。
将心比心就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之上的,这也不难理解,顺丰为何会知道800亿的接收人是援鄂医生,马上准备由云南昆明空运到湖南长沙,向这位医护人员的医院赠送了三千余朵鲜花,以表敬意。
2、底气十足
细看顺丰此次给“第800亿”接收者的礼物清单就不难看出,顺丰请客“套餐”都为各地区特色农产品。背后自然和顺丰“农村生意”息息相关。
农村天地大显身手。“太大”意味着什么?殊不知有时候正因为“太大了”却不知该怎样做(第800亿是湖北省黄冈罗田县土特产)。一直以来,因大量优质农产品的流通长期遭遇易损和难以包装的问题、不能形成规模化的困境等等,市场推广有局限性,流通环节太多,以及农民创收盈利能力弱的痛点。
在以前文章里,我曾经提到,通过几年来不断地摸索,顺丰给同行提供有效“农村样本”:借助网络优势,依托平台资源,在市场拓展与产品方案方面选择“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以特色经济为中心,一品一方案通过这一玩法拉近了和农民朋友之间的关系,实实在在帮他们增加收入。
综观顺丰近几年“务农”市场战略,它所涉猎并已形成规模优势的农特产品项目便有其中之一:
“北肉南下”,用牛羊肉产业解决方案助内蒙古,宁夏和甘肃优质农产品销售;
“春茶项目”,专注于茶行业物流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自定义寄递服务,确保春茶疫情下仍能平安迅速“出山”;
“水果盛宴”;茂名荔枝;烟台樱桃;仙居杨梅、无锡阳山的水蜜桃、北京平谷大桃、巫山脆李、广西百色芒果等,均按“一品一个计划”模式定制服务;
“阳澄湖大闸蟹”寄递战:连续13年,成功地撬动了蟹经济,挖掘农特产品;每年十月季的阳澄湖,“十蟹九顺丰”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对手能够突破;
“南橙北上”,除了飞机,赣南脐橙还搭上了“高铁生鲜专线上”,从产地直发一路护送到消费者手中;
“查干湖鱼”是建立在多年积累与经验基础之上,深入开展“查干湖+”活动方案,帮助查干湖湖鱼“上至湖面,下至舌尖”到全国.
上述项目仅占顺丰农特产品集群的很小一部分。在这当中,有一些是在业内享有盛名的知名品牌。除了那些我们熟悉的明星产品之外,每年都有许多名气不大,质量却很好的农特产品慕名而来。统计显示,顺丰面向农产品上行和下行服务网络覆盖了国内335个地级市,2834个县、区两级市,共服务生鲜品种4000多个。
以顺丰创造的“燕儿谷”模式为例。研究发现:湖北省罗田县燕儿谷地位于大别山南麓,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知名的“板栗之乡”“茯苓之乡”“桑蚕之乡”和“甜柿之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交通条件限制,高质量农副产品进入城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农民增收困难。
6月份由燕儿谷发起人与顺丰合作,顺丰“快递进村”示范点落户燕儿谷,使燕儿谷快递基础更加完善,协助地方农副产品物流成本降低30%~40%,也解决了燕儿谷部分农民工就业问题。帮助燕儿谷开通电商6个月内实现收入600万,并大大提高农民工回村的就业率。
农民增加收入、政府称心如意和顺丰开源是极具代表性的多赢范本。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大有所为真可谓广阔天地。
3、算一笔大帐
我常说顺丰是个喜欢跟自己竞争的公司。
历来被当作“高端快递”代名词使用,顺丰靠的是安全、快捷、贴心的服务,为城市用户群累积超高声誉,消费者亦乐于支付这一优质服务。以及农村和偏远地区快递市场等,其中,就有“通达系”快递这样一家快递巨头,不管是在农村网络分布,或开拓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迟迟无法打开局面。
思想决定道路,视野决定领域。面对这些“矛盾”,顺丰已经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针对农产品上行和下行时存在的痛点问题,凭借其网络覆盖优势、先进的包装技术和快捷的配送能力,帮农民从田间地头将农产品从山上运走,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与此同时,顺丰也继续专注于产业链B2C,进一步扩大到B2B服务市场,以及通过物流模式创新,降本增效等、贴近市场定价,增强各业务场景市场竞争力,以适应不同顾客差异化需求。
另外据有关方面介绍,目前,顺丰在农村末端网点设立镇级网点3.5万个,村级网点2.8万个。通过对农村末端服务网络的加密下沉,顺丰帮助县域物流降本提效,提高农村市场服务水平等,做到到村的最后一公里的服务。
同时顺丰坚持合作共赢,主动配合多业态发展,共同打造农村县乡两级物流体系,创建县村综合服务站,助力县域物流和特色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为提升农村物流末端效能,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
单就商业而言,顺丰对快递进村做了不少工夫,投入时间较长,短期内难以奏效。可这恰恰是顺丰成长至今的“成功密码”—算大账、顾全局。据了解,2021年前有望,顺丰要建10万个村级服务站,把快递进村工作落到实处,持续赋能,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升级。
于是,由借“第800亿”的机会,至於邀请收件人食用一年美味,又顺势推出了顺丰农产品特色“套餐”;在这个套餐的背后,顺丰正在下大棋局。“农业产业化升级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而此盘大棋赖以立足,就是要围绕“农业产业化提升”,建立产品集群,并且当产品集群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想办法嵌入农业产业链,持续提高效率,改善服务,改善农村网络分布情况。“我们要做的是让农民增收,让乡村振兴实现‘质’的飞跃。”由此看来,顺丰是比较底气十足的,到乡下下盘大棋。
由此,“城市之王”顺丰,未来如何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放飞“赤子之心”,答案或许就在这里。
>>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