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十亿消费者》是由刘然编著
北京黄寺社区、和平里社区的两个热闹的街区,新开张的两家蓝色“盒马”,它还是盒马在北京的两家mini店之一。
在选址方面,盒马mini黄寺店紧挨一条烟火气十足的街道,和平里店面临着运营繁忙的路口;往店里看,能从盒马开始做的大海鲜少了,生鲜蔬菜及粮油酱醋却在不断增加,临街的老北京面的点外带窗也陆续打开。
盒马mini,平里店
大到商场,小到繁华嘈杂的陈旧小区,然后是高端化临街小店,盒马终于走下了新零售的神坛。“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生鲜产品送到消费者身边,让他们能够随时享受新鲜美味的生活。”作为以“最后的一公里”分销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型企业,“盒马鲜生店”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策略。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零售模式下生鲜产品的流通瓶颈。互联网时代,传统零售业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盒马大卖场如何突围?盒马鲜生商店是怎样突围出来的?它能走多远?如今,盒马的目标看起来更清晰了,但同时,新的一轮竞速在盒马和传统零售商之间展开、和生鲜电商选手间。
盒马抛弃了“盒马”;
在这两家店里,已经很难看到盒马鲜生最初的样子,并开始抛弃一些曾让自己有讨论度的元素。
盒马是出了名的“高端”产品。
比起盒马鲜生,盒马鲜生家的mini店铺小了很多:盒马鲜生黄寺店建筑面积在800m2以下,前场面积约500m2,后场(含仓库)200m2左右,和平里店的前场约600m2。
黄寺店内设有烟酒柜台“收银台”;
盒马mini旗下SKU亦开始采用精简路线,整体保持2000家SKU,相当于成熟便利店的普遍标准。盒马鲜生,全国首家将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在一起的生鲜零售企业,从2012年7月份正式开通至今,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迅速扩张,获利颇丰。国内现有实体店200多家。盒马鲜生在线上和线下各拥有一个SKU,盒马鲜生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门店面积约1万平米,在店铺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各种SKU的身影。
盒马鲜生自诞生之日起,是用各种各样的进口活海鲜为标语,今天mini业态则是在盒马供应链的基础上简化而成,放弃对烹饪要求极高的大海鲜等,足够吸睛,帝王蟹、波士顿龙虾等没有一家是黄寺店,在活鲜中,仅有少量鱼虾贝类这种廉价好烧的食物。
水产区的黄寺店
和平里店
同时,盒马mini店加大了主食、熟食等即食性商品的占比。目前,北京盒马鲜生、黄寺店等8家店。其中连锁经营7家、自建店1家。另外还新开了两家店。在地理位置上。这两家店都是面点为主要品种的,并且以北京小吃为外带的窗口,例如,盒马自营炸物和海鲜工坊。在经营上都很重视标准化管理。黄寺店还有简单的用餐区域(没有和平里店)。
简易盒马mini也是没有悬挂链。因为它是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把产品直接送到顾客手中的,所以它很容易吸引消费者去购买。几年来,盒马mini的拣货任务均由悬挂链实现。那么,为什么盒马鲜生要放弃悬挂链呢?但是,如今却彻底转型为单独经营实体门店。这就是“全渠道购物”.“我把所有的线上业务都放在了线下。”取消悬挂链的含义?北京的盒马Mini创始人李凌说:我们旨在让每位客户在盒马mini拣货链路上,只需简单虎嗅、悬挂链,而非象别的盒马鲜生,到每家mini店全场拣货;
而盒马舍弃的,也主要是“场景”。
盒马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迎合顾客即食海鲜的口味、档口餐饮是针对多场景的需求,比如,创造一体化购物场所盒马mini现在,社区用户在盒马mini中,距离大约1.5公里,就能找到想要的产品与服务,不论营业面积或服务面积,均远远大于简单场景中盒马mini,这就是“场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很显然,小区内这一场景是到店的最后一个要塞。在过去几年里,实体零售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当顾客的购物习惯由传统实体店逐步向线上平台迁移时,零售企业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很多零售商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门店变得更有趣。并且伴随着线下门店的持续倒闭,零售商为了保持其竞争力,开始寻求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认为线上消费模式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甚至有人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零售行业将被颠覆。尽管大家不断强调线上订单的比例上升有多大,但是,就非常短暂而言,零售商仍然无法摆脱线上客流的影响。
以阿里为代表的盒马鲜生新零售阵营,历来被视为“高调派”,但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除具有部分样本意义外,它真正做到了“全面盈利”——这也是盒马mini能够成为“盈利KPI”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盒马mini工程部主任倪晓俊介绍,盒马mini已经开了三个多月的店,单店日均门店销售额达20万元,坪效是行业普通社区零售店的6倍以上。这得益于它的创新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当前,”盒马mini”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进入六月以来,盒马m IN。的建店成本开始降低了,就连一些区域鲜生门店也有利润。
新零售云里雾里,盒马终于有了底气,说出了“赚钱”这事儿。
“填空”战役
盒马以mini店为目标的脚步其实也基本符合目前零售业态趋势。
在电商,到家业态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卖场及精品店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mini店又成新宠。
据联商网报道,大润发还在尝试mini门店,第一家小润发MART-mini将在南通现身。据介绍,小到家的选址主要考虑周边区域人口密集以及消费者对食品新鲜度要求较高这两方面因素,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据了解,小润发会在新零售社区开一家生鲜超市,生鲜作为主打产品的比例在60%以上,同时考虑到其他快消品类;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旗下主打品牌为”小肥羊”,现已拥有三家店铺,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南京等,另有2个项目正在准备之中。店面就在南京路和淮海路交汇处的旁边。该便利店采用全开放式布局。一改以往的装修风格,简洁大方。店内环境也比较安静。面积约200-500平方米,靠近社区,没做活海鲜。
在联商网上
对需要巩固的、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零售商来讲,对mini店期望多为一致—送大店、对已有的市场进行“填空”,伴随着对一波下沉市场的进攻。
虎嗅之前写过,由于最初的定位,主打生猛海鲜的盒马鲜生想要“下”去并不容易,照理说盒马mini可以帮助位于城市中心、客单价相对偏高的盒马布局于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之外、远离CBD和熙攘商场的郊区等相对下沉区域。
何谓mini业态?
永辉超市董事长李国曾坦言,发展永辉mini业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弥补空白市场,促进其绩效的增长。在他看来,”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门店数量不足,同时也能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现在的社区生鲜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便利店;另一类是社区生鲜电商平台。”就其经营模式而言,社区便利店与社区生鲜电商平台之间没有本质区别。他认为,“永辉mini形态和创业型的小区生鲜店的定位与服务用户初衷都趋向雷同,比拼的也是供应链实力和精细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供应链能力、小店经营效果以及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是否会对线上线下协同形成有效的联动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不论从哪方面看,零售业均为城市主要民生产业,对经济发展过程起决定性作用。在零售业态中,以连锁便利店为代表的新型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主流模式,而在这些模式中又有很多种类。服务范围与服务对象等内容,在传统零售之外,也包含了一些新业态如:本地化超市、小区的超市、小区附近有超市、小区周边超市、小区内部小区周围超市,等等,甚至在小区开小区夫妻老婆店等。
不过,侯毅是便利店的、夫妻间妻子店前倒是早早地就显示了信心,曾经说明盒马为什么不去经营更小的店铺,而是选择500-1000平方米的区域范围,究其原因,是业态之间的“定位不同”。
“盒马主张无论大店还是小店,都应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需求),星期一至星期五,从买蔬菜水果到日食和即食,这样的店铺差不多500平方米,所以我们相信500平方米以下才能够在社区中赢得真正绝对的竞争能力。
恰好盒马黄寺店所在的巷口有个小小的“菜篮子便民服务站等”,所售蔬菜都是散装蔬菜。这家小店名叫天天绿。还有一个—每日优鲜,然后就是专属于客户的前置仓了。自那时起,它就和市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天早晨7点30分左右,在座的都有一个戴着安全帽的人按时出现、青年女职员,穿着工作服,把这一天的鲜菜送到客户手里。在她面前,整齐排列着各式各样的盒装果蔬和肉类。这三类生鲜业态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但是都带有戏剧性的色彩。
这一“巧合”使人们难以相信这句话确实存在。“从2013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身为互联网电商企业,盒马鲜生就是其中竞争非常激烈的一类,其成功,使许多人看到传统零售行业今后的走向。但显然早已经放弃了前置仓的格局,盒马在盒马mini的帮助下,还是注定要和对手重新一较高下。
mini入京,但是盒马mini整体扩张目前还没有到提速的地步。“我们现在主要集中于北京周边几个区域进行市场布局,希望能有更多新的门店开出来。”盒马鲜生董事长倪晓俊说。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会不断增加在北京周边的投入。目前在上海拥有盒马mini的六家店。倪晓俊说,今年年中起,盒马将相继开设更多的店铺,包括上海小区,地铁等、郊区和城镇。
在北京盒马mini还将是盒马APP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款产品的目标人群是年轻人。“互联网+”时代的“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力,盒马亦不例外。现在盒马的小程序正式上线。盒马小程序是如何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呢?这是一个怎样的理念?盒马小程序到底有哪些功能呢?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盒马本来高处不胜寒,现在又回到了人间、市井。
>>>文章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