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冶村位于林州市东岗镇东北方,东与安阳县都里镇接壤,西与东岗镇罗匡村接壤,南与河顺镇接壤,北与砚花水村及河北省接壤,北与北丁冶村为一个大自然村,大致以林清公路分割,行政管理坟西坡自然村。南丁冶村地形主要以山地、小型盆地为主,山间平地较少。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小米、红薯等,经济作物适宜核桃、花椒生长。全村3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730户,2450口人,劳动力1060人,务工人数650人,低保户189户,220人,五保户1户1人。全村耕地面积1800余亩,林地面积2230亩,坡地面积5400余亩。
南丁冶村附近有正阳集冶铁遗址、太行大峡谷(林州大峡谷)、红旗渠名胜游览区、林州桃花谷景区、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等旅游景点,有东岗花椒、东岗核桃、林州茶店太行菊、林州茶店柿饼、东岗花椒等特产。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邮编是多少
邮编:71000
定州开元寺塔
定州文庙
定州开元寺塔
定州文庙
定州的历史变迁,唐杜佑的《通典》记载的非常详细,《通典·州郡·博陵郡》说:“定州,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中山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中山郡,景帝改为中山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中山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定州。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高阳郡。大唐为定州,或为博陵郡。领县十一:安喜、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唐昌、深泽、陉邑。”
古国都市,华北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商代为北方方国。西周时聚落渐增。春秋时,齐相管仲筑城。战国时,中山国在此定都。西汉置卢奴、安险、新处、苦陉四县于今定州市境内。西汉至前秦,卢奴一直是中山国(郡国)都。后燕都于此。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安州,设行台。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为定州,今定州由此而得名。今定州市境内当时有卢奴、魏昌、安喜三县。北齐废卢奴入安喜。唐代今定州市境内有安喜、唐昌二县。宋、金、元三代境内只有安喜县。明初撤安喜入定州,至清代仍为定州。自北魏至清,此地曾为行台、府、路、郡、州的治所。民国初废州改为定县,后曾两度为专署驻地。抗日战争初期,中共定县县委将定县分为定南、定北两县。后定北县又分为定唐、望定二县。日本投降后,恢复定北县。民国36年(1947年)定县解放,建立定县市;定南、定北县合并为定县。翌年定县市并入定县。曾是冀中九专署(后改定县专署)驻地。1958年定县、曲阳合并为定县,1961年定、曲两县分置。1986年,定县撤县改为定州市。
定州概况
河北省县级第一人口大市。现辖8个乡、14个镇、3个城区办事处,486 个村街、31 个社区;总面积 1274平方公里,总耕地11556万亩;总人口11599万,其中农业人口8877万,非农业人口2722万;城镇常住人口近39万,其中三城区人口216万。城区规划区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52平方公里。2005年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扩权县(市),2006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分别居第47位和第99位。
华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市区距北京196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68公里,距保定56公里,距河北国际机场38公里,距黄骅港165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朔黄铁路、定河公路横穿东西,京石铁路客运专线和京深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省、县、乡道四通八达。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石器时代先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商代建立贵族方国,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筑城,战国时为中山国都;公元400年始称定州,后历代设州置府;1949年-1954年设立定县区督察专署;1986年3月5日撤县建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5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4处;市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二、三级文物600余件,地下文物数量居河北省县级首位,是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2005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千年古县”。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奶牛、生猪、蔬菜、花木四大特色产业。2000年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1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市),2002年被命名为河北省“蔬菜之乡”、全国“鸭梨之乡”, 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示范县和河北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肉类和油料总产入围全国百强。
正在建设中的“四大工业基地”。国华定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建设2台国产660MW超临界空冷燃煤发电机组,已开工;建成后总容量达到240万千瓦,年销售收入30亿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每年8亿元,成为河北省重要的能源基地。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2006年产销144万辆,预计到“十一五”末,河北长安汽车工业基地达到年产30万辆商用车、1万辆客车的生产能力,成为华北最大的商用车出口生产基地。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2006年达到焦炭130万吨、焦油65万吨、粗笨16万吨、硫铵15万吨的生产能力;总投资475亿元、占地2000亩的煤化工基地开工建设,“十一五”末将形成年产400万吨焦炭、100万吨甲醇、100万吨二甲醚和40万吨醋酸的生产能力,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定州伊利乳业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竣工投产,天津生产线迁移定州,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1500吨,同时筹建伊利工业园,建成伊利集团第三个全国性核心基地,亚洲最大的液态奶生产基地。
北方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全市有各类市场150余处,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4个,市场总量和种类居河北省各县市首位;西城蔬菜批发市场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十大农副产品市场之一,鲜活农产品市场被命名为国家级“定点市场”,安佳国际建材城被评为全国家俱行业商会样板工程;中山工业品市场是“全国文明集贸市场”,于2006年9月改建中山新天地商贸中心。
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1所。1995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代表全省通过国家“普九”验收;2006年通过省“普九”复查验收,学前三年教育普及达标。保定师专定州分校升格为“冀中职业学院”,成为全省唯一拥有独立大专院校县(市);李亲顾中校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成为保定市唯一拥有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县级市。
定州市位于北纬38°14_-38°40_,东经114°48_-115°15_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定州位于京津之翼、保石之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朔黄铁路横穿东西,市区距北京185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河北国际机场38公里,距黄骅港165公里,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定州市属温带-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暖湿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少雪,春季多干热风,夏季高温、高湿、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华北平原上,地形平坦,地势较低 ,平均海拔436米,土地肥沃,主要为沙壤土和轻壤土;境内有唐河、沙河、孟良河,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开采量达3亿立方米;年均日照26119小时;年均气温为124℃,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累年年均地面温度为196℃;年均降水量为5032毫米;累年年均绝对湿度为113HP;累年年均蒸发量为19104毫米;全年风向以东北风频率最大,南风次之,累年年均风速为24米/秒。
农业基础雄厚。全市耕地面积126万亩,基础设施完善,生产条件优越。粮食、油料进入全国百强,蔬菜成为特色产业。肉牛、花生、脱水菜、腌渍菜等十多种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定洲电厂、长安汽车、旭阳焦化、伊利乳业四大支柱企业带动了定州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铸造轧钢、钢网编织、体育用品、纺织加工等优势行业。
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共有各类市场93处,其中专业市场24处,为构筑定州新的产业优势奠定了基础。
定州教育
定州教育事业发达。自古就以灿烂的文化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著称于世。早在二三十年代,国际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曾在定州搞过长达十年之久的平民教育,创下了举世闻名的“定县经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定州教育步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81所,其中省级重点高中4所,特殊教育中心1所,职业教育学校4所。
河北定州中学是河北省重点高级中学,始创于乾隆三年(1738年),至今已有260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30亩,现有48个教学班,4000多名学生,建有省内第一座示范性、高标准高中教学楼。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教室、语音室在省内堪称一流。高标准主席台的体育场、400米塑胶跑道在国内同类中学首屈一指。定州中学以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教学成绩享誉省内外。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被确定为中英合作利用交互式计算机技术在中国中小学开发进行环境教育能力项目的两个单位之一。
定州市第二中学始建于1955年,是河北省重点高中。学校占地面积百余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学校教学仪器、电教设备、体育、卫生等器材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1999年建成校内闭路电化教学系统。定州市第二中学具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荣获了各级政府表彰奖励,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是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实验学校。
定州文化灿烂,源远流长。近二十年来,包括文学、戏曲、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及音乐、舞蹈等各种专业和业余创作活动得到振兴和繁荣,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群众性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区内有文化馆、博物馆各一座,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播电台、微播站各一座。全市图书馆藏书总量达到5万余册,各种业余剧团发展到34个。文物的保护和发掘,标志着定州文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子位吹歌是定州市著名民间艺术,子位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定州自古有人行医卖药,著书立说,不乏名医。民国时期,始有西医。建国后,医疗机构逐步完备,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市内医院有定州市人民医院、定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等医院。定州市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脑内、心内、胸外等15个临床科室及8个医技科室。有全新日本东芝300EZ全身CT机、日本东芝彩超、美国惠普500多勒彩超、德国产颈颅多普勒、日本光电14导脑电图机、日本潘太克斯300型电子胃镜、电子支气管镜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器械。能开展脑外、胸外、泌尿外科、骨外等大型手术。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二等甲级医院,被河北医科大学定为教学医院。
2021年4月,定州市在2021全国城市传播热度排行榜(县级市)中位居第38。
2021年1月,定州市位列河北省168个县市区面积排行榜第39位。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定州市上榜。
2020年12月,定州市入选河北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8月,定州市入选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市、区)(培育型)。
2020年6月,定州市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察冀片区)。
2019年3月,定州市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定州市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12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定州市为2018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名市。
2017年4月,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定州市为2016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体育用品产业名市。
2015年11月,定州市被确定为2015年河北省特色产业名县名镇河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名市。
2005年,定州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72名。
2005年,定州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95名。
莎车县邮编
邮编:266000
胶州,因胶水“水色如胶”而得名。夏、商为莱夷之域,周初,东有莒、西有介,莒南迁后为计。《胶州志、大事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己卯)都于计”(计,即计斤,在今胶州南关城子村)。秦,置黔陬县。公元529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始置胶州,"领东武、高密、平昌三郡,治东武陵,以胶州名始此"(《学古编》),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隋,立胶西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立胶西县。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置胶州于胶西县,领胶西、高密、即墨,即现在的胶州市。至明清,均称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胶州为胶县,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1987)26号文件“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
总体介绍
胶州市位于胶州湾畔,东临即墨市,青岛市城阳区,北接平度市,西靠高密市,西南临诸城市,南与胶南市接壤1987年2月胶州市在青岛地区率先撤县建市,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1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到2005年底,胶州市市区人口28万,市区建成区接近40平方公里一个中等开发城市基本形成
胶州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胶济、胶黄、胶新铁路横贯境内,济青、环胶州湾、同三、青红高速公路、204国道纵横交错。胶州距离青岛港35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离流亭国际机场25公里。境内有全国第三个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进出半岛的咽喉,重要的交通枢纽。
胶州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胶州大白菜即鲁迅先生所说的胶菜名扬海内外。4500多年前,先民就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三里河文化。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又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北方唯一通商口岸。胶州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画家高凤翰的故乡。胶州又是胶州大秧歌和茂腔的发源地,胶州大秧歌又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和茂腔的特色唱腔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化遗产之列。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胶州素有“金胶州”之美称。
改革开放以来,胶州人民在市委、市0的领导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加压奋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经纺、食品等主导产业体系,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山东省县市首位。是环胶州湾经济带上重要的工业加工、仓储物流基地。从而使胶州市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山东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胶州市人民0驻地邮编:266300。行政区划代码:370281。区号:0532。拼音:Jiaozhou Shi。
胶州共13个镇分别是: 胶东镇 李哥庄镇 胶莱镇 马店镇 胶北镇 胶西镇 杜村镇 张应镇 铺集镇 里岔镇 洋河镇 九龙镇 营海镇
胶州市下辖阜安办事处、中云办事处、北关办事处、南关办事处、云溪办事处
地理位置
胶州市是山东半岛与内陆连通的交通枢纽,优越的交通条件是胶州对外开放的突出优势。距青岛港、青岛前湾港均只有30分钟的车程,港口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开通了国际航线。胶(州)济(南)铁路、胶(州)黄(岛)铁路以及胶(州)新(沂)铁路横贯境内。距青岛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目前,青岛国际机场又开通10条国际航线,56条国内航线,可通达全球各地和国内主要城市。济南至青岛的济青高速公路、青岛至黄岛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纵贯中国东部沿海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越胶州,与204国道和四条干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遗迹文化
胶州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这里刀耕渔猎、繁衍生息。商业贸易相当发达,唐宋时期曾是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胶州”之美称。胶州人杰地灵,创造了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氏族社会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汉祓国旧址,明代养马城“牧马城”遗址,清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左笔高手高凤翰故居旧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庙宇和金石碑刻、书画诗文。勤劳智慧的胶州人民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具有300 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驰名中外,全国保留剧种胶州茂腔及民间戏曲、剪纸绘画等也都在国内外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
自然条件
胶州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丰富。 现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重晶石、萤石、石墨、陶土、膨润土、珍珠岩、石英砂等。东南隅有25公里海岸线,沿海滩涂56万亩, 另有淡养水面38万亩、海养水面4万亩、虾池2 万亩。水产品有对虾、鲳鱼、黄姑鱼、带鱼、鲤鱼、罗非鱼、光鱼、河蟹、杂色蛤等200余种。境内有大沽河、 胶莱河、胶河、墨水河、洋河等5条主要河流, 山洲水库、青年水库等56座水库,1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境内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胶州大白菜、胶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猪驰名中外。
基础设施
1水利
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输配水系统完善,能满足全市生产、生活用水要求。拥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万吨以上。
2电力
胶州电网与山东省、青岛市电网连接,电力供应充足,可以充分保证全市生活、生产用电。
3通讯
具备光缆传输数字化、交换数字程控化、邮电通讯现代化。
4服务设施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3家。设有专门的外商门诊和病房,客商可持绿卡享受到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5教育事业
中高级学校30多所,专业技术学校10所,外商子女在胶州可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中,韩国PLE公司与胶州多伦多双语学校合作设立的中小学留学生培训学校,可为国外投资者子女在中国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教育条件。
6商业服务
拥有青岛利群、国货、潍坊中百佳乐家、维客等知名商业服务企业。
7生活居住
拥有世纪大酒店、胶州宾馆、阳光大厦、肯德基、麦当劳和正在兴建的胶州湾大酒店等多家星级宾馆和饭店,拥有韩国城、景光花园、诺贝尔山庄、东苑绿世界等一批高档生活居住区,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健身设施也一应俱全。
8金融法律
金融:金融保险机构齐全,可为外资企业开展国际业务提供全天候服务。
法律:审计、律师、公证等中介组织健全,可满足各类企业的需要。
城乡建设
胶州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着眼于接轨大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着力构筑“一城四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城市化水平达到498%。行政中心顺利南迁,新城区开发有序推进,映月园等60余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竣工启用。三里河公园顺利开园,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展示现代文明的一大亮点,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加快老城区改造,突出抓好“路水电热绿”,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引进香江集团积极实施**院片区拆迁改造,着力构建古埠文化和现代气息有机交融的胶州湾财富中心。运用市场化融资方式,加快建设兼具防洪、生态、旅游等功能的东部滞洪区,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立足于促进城乡互动,着力实施“一环四线”、“村村通柏油路”等公路建设工程,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五年来,新建改造公路5437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5398公里,初步构筑起沟通城乡、连接内外的现代交通网络。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聚集功能明显增强。
对外开放
2001-200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80亿元,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8个,过亿元内资项目46个。美国艾默生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海尔、中集、地恩地等大批名牌企业先后落户。出口创汇连年居全省各县(市)首位,5年累计创汇71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3倍。
现代工业
胶州市以工业聚集区为龙头,以重点乡镇为骨干,以涉外服务为基础,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使招商引资出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大跨度发展的新局面。
全年完成GDP287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超过97亿元,增长381%;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93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524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增长2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9亿元,增长401%。
初步形成车船配件、锅炉辅机、家电电子、钢结构、轻工纺织、食品加工、木器厨具七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67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70家,利税过千万元的11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3%。
1外资企业:目前,全市外资企业发展到700多家,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112个,实际利用外资263美元,已有艾默生、现代德固萨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胶州。外贸出口增长迅猛,2005年全市完成出口总值113亿美元,位居山东省县(市)首位。
2内资企业:胶州市工业门类齐全,加工制造业发达,综合配套能力强。经过多年的改造、重组和引进内资,拥有全国最大的高层塔制造企业-东方铁塔和海尔、澳柯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分支机构,形成了金属结构、皮革制鞋、电子制造、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是胶东半岛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2021年2月,胶州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10名。
2021年1月,山东省农业农村认定胶州市为2020年度山东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胶州市名列第31。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胶州市上榜。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名单,胶州市入选。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胶州市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0年7月,201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出炉,胶州市位列第12名。
2017年11月,胶州市上榜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2016年12月,胶州市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6年5月,农业部确定为胶州市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5年3月,胶州市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21年山东省136个县市区经济实力排名
舜泰社区邮编是多少
844700。
莎车县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邮编为844700,邮编的编制原则主要有综合原则、行政区划原则和邮路原则。
邮编全称为邮政编码,是邮政行业根据国际通行的编码规则,对世界范围内的邮政区域划分、邮件投递和路线选择进行统一编码,并用与其他有关场合进行联系的一种代码。
六凤村邮编是多少
舜泰社区是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舜华路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017100101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0171。邮政编码为25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31,车牌号码为鲁A。舜泰社区与风华社区、理想家园社区、未来城社区、舜泺社区、环保科技园社区、涵玉翠岭社区、凤凰国际社区、雅居园社区、黄金时代社区、舜奥社区、齐鲁软件园社区、奥龙社区、鑫苑国际社区、龙奥国际社区相邻。
长春市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六凤村委会位于兴六高速公路横县支线二级路旁,距县城7公里,距镇政府1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校椅镇的南大门。村委管辖凤新、马毕、岭脚、勒芬、竹瓦、凤文、六凤、细村8个经联社,43个村民小组,共4283人。设有党(总)支部一个,党员61人。全村山林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2100亩,经济来源以种植水稻、茉莉花、玉兰花、蘑菇为主,劳务输出、交通运输业为辅。 200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120多万公斤,人均有粮3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5226元。 今年以来,在县委、镇党委的领导下,六凤村党总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党建思路,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农业园区,打造地方旅游名片,党建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顺应乡村旅游业发展趋势,鼓励引导农民群众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岭脚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发展新农村旅游、自然田园风光旅游为重点,着力建设生态旅游农业园景区和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使当地农业旅游如沐春风,蓬勃发展,真正形成党建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开展结对共建,广借发展外力。村党总支部在发展建设资金不足,财力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思路,想方设法借助外力支持,解决资金难题。根据县委以及镇党委的工作部署,村党总支部充分利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契机,与县扶贫办党支部结成共建对子,并把本村的发展思路和存在的困难与县扶贫办积极沟通协商,取得了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在签订共建协议书仪式上,县扶贫办党支部支持建设资金10万元,极大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村党总支部把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作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通过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上门指导、当地互学与出外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今年组织“农家乐”的相关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培训1期(次),受训人员达到85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巩固了从业人员发展旅游、长远发展、品牌发展的信心。 三、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今年,村党总支部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先后投入资金10多万元,建设了岭脚屯文化活动中心,对村中主要路段进行绿化、洁化、亮化、美化,建设标准化公厕,更新添置了各种环卫设备,改建排污设施等,为“农家乐”发展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 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经营模式。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模式上,村党总支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农家乐、旅游商品店合作优势,实施旅游商品进农家乐点、旅游团队进农家乐点、景区与农家乐互送客源等举措,提高农家乐经营市场化程度。经过村总党支部的引领带动,六凤村生态旅游已成为该村的一项新兴产业,成为一张响当当的地方旅游名片。在今年举行的横县首届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活动中,六凤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岭脚生态园旅游人数达到15万人次,为当地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凤村附近有横县九龙瀑布群国家森林公园、中华茉莉园、西津湖旅游风景区、莲塘圣茶谷景区、石井生态农业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有横县鱼生、横县茉莉花茶、横县茉莉花、横县大头菜、横县南山白毛茶等特产。
130000。根据查询国家邮编库可知,长春市是吉林省管辖市,邮政编码为130000。邮编库主要提供国内任意地址的邮编查询、国际邮编查询、邮编反向查询、任意地址所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查询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