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苦等的机会已经降临!泛亚铁路大通道或将瓦解广西出海口优势

导读 文/城市情报社原创出品,欢迎关注! 近日,云南省正式下发《关于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昆明GDP达到1万亿,常住人口1000万人;到2035年,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番,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昆明与南宁分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东

云南苦等的机会已经降临!泛亚铁路大通道或将瓦解广西出海口优势

文/城市情报社原创出品,欢迎关注!

近日,云南省正式下发《关于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昆明GDP达到1万亿,常住人口1000万人;到2035年,经济总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两番,建成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昆明与南宁分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两座城市都号称是我国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暗中较劲20年。

此次云南加码强省会建设,将对广西乃至西南地区产生何种影响?

云南与广西的“东盟桥头堡”之争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恩怨情仇”。2002年随着国家提出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云南和广西纷纷提出要争当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云南是最早向国家提出要举办一个服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国际性交流盛会。然而,出于扶持边疆民族自治区发展需要,国家最后还是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定在了广西南宁。

对于这样的结果,云南既没有气馁,也没失去信心,而是强化自身内功建设,等待机遇降临。2009年美国提出了重返亚太战略,大力插手南海事务,使得东南亚局势变得格外复杂。

如此一来,我国海上生命线一旦被美国控制住,那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时候云南的陆路优势就得到了格外的重视。2009年,国家***视察云南,要求云南充分发挥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

此后,云南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得到显著提升。2012年,昆明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规格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当。

2015年,云南被赋予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使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云南的定位是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广西的定位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

要知道,一带一路的门户、枢纽有很多个(比如乌鲁木齐、三亚等),而能获得区域中心的头衔并不多,况且云南的辐射范围还比广西多出个南亚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云南在国家的战略定位已然高于广西。云南地位跃升的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事实上,这些年云南推进我国与东盟的合作上贡献巨大。

在合作平台上,昆明的南博会举办仅短短几年,就在参展企业数量、成交金额、品牌影响力都碾压南宁的东博会;社长已经在《东盟桥头堡争夺战!南宁VS昆明,究竟谁更有戏?》做过分析。

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过去几年,云南大力推进中缅油气管道、中泰经济走廊、中老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而广西呢?真找不到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2020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8613亿元,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为23757亿元。同期云南外贸进出口总额2680亿,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12301亿元。

乍一看,广西好像才是对接东盟的“桥头堡”。

再仔细观察之后,广西对东盟十国贸易总额中越南占了85%。 原来所谓对接东盟国家,其实就是越南一国而已。

而云南就不同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新四国”贸易份额占比相对均衡,贸易结构更为多元化。

从入驻的领事馆数量来看(截止2020年底),广西首府南宁只有6个,相比之下云南省会昆明有8个,比南宁还多了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

交通基建方面,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口号喊了20年,至今边境交通仍然搞得“一塌糊涂”。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城市凭祥市要到2023年才通上高铁,北部湾地区的交通基建还在亡羊补牢。

反观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通道已基本成型。

广西这几年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出口贸易迎来大发展。2020年北部湾港集装箱突破500万标箱,跻身沿海港口前十。

北部湾港发展迅猛的背后,是利用铁路、公路+海运的运输方式,将重庆、四川等大西南货物,经广西北部湾港出海,最后到达东南亚各国。

这个大通道繁荣的前提是 ,广西是西部唯一出海口。如果西部地区出现第二个出海大通道,那么北部湾的战略地位就会大打折扣。

2003年,在与东博会失之交臂之后,云南一位官员曾说过,假以时日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起来,广西引以为傲的出海口将变成“鸡肋”。

十几年来,云南不遗余力投入到建设泛亚铁路大通道中。目前,泛亚铁路国际大通道已初见雏形。泛亚铁路大通道分为中线、西线、东线,多为客货共线铁路。

其中,中老铁路将于今年底全线通车,中泰铁路一期、中缅铁路(中国境内段已开工),缅甸段也已启动勘测。

预计在2030年前,中线和西线将会全线贯通。届时,云南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最快、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云南离大西南的腹地更近,接壤的东盟国家数量最多,直接辐射整个中南半岛和印度大陆。

陆路交通来看,从昆明走泛亚铁路中线一天内就可以到达老挝、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比现在从北部湾走海运的时间大为缩短。

从海运来看,目前从重庆经广西北部湾港到达新加坡的时间约为10天左右,如果从新加坡再出发,去往中东、欧洲的时间会更长。

待中缅铁路全线通车后,从云南经缅甸皎漂港出海,到达中东和欧洲的航线时间和距离将比现在北部湾港—印度/中东航线至少缩短1000多海里以上,时间节省至少半个月。

从水运来看,目前,中老缅泰四国已就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发展规划达成共识,共促“黄金水道”建设。

湄公河是东南亚第二大河流,直插中南半岛腹地,澜沧江-湄公河航道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将能常年通航500吨级船舶。

它将大大降低云南出海的成本和时间,开辟出西南第二条出海大通道。

广西现在拥有的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功能,未来云南也能实现,而云南有的优势,广西未必会有。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战场在港口,未来30年,这一战场很可能转移到机场上来。港口解决的是大宗商品运输问题,而机场解决的是高附加值产业和人才的快速流通。

从境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纽约、伦敦、香港这些传统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海港都在衰落,但机场却在不断崛起壮大。

国内来看,受益于高铁枢纽和航空枢纽,郑州在交通战略地位上也要高于一些传统的沿海港口城市。

目前,云南的航空业发展明显要强于广西,全省拥有机场数量全国第3位。

其中,昆明长水机场2020年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第6,东南亚南亚通航点全国第一,而广西除了南宁和桂林的机场有点规模外,其他均为小型机场。

广西最大机场南宁吴圩机场旅客吞吐量1058万人次(2020),货邮吞吐量1071万吨,与昆明机场(3299万人次、42万吨)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大家看到没有 ,云南泛亚铁路大通道不仅仅是3条铁路这么简单,背后是铁路+公路+内河航运+机场的大交通体系的深度构建,它将直接改变区域经济版图,从战略地位上削弱广西出海口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一期《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昆明连续收获两个重磅战略定位,一个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另一个是国际性航空(货运)枢纽两个战略定位,而南宁一个都没有获得。

未来,广西与云南“东盟桥头堡”之争其实就是昆明与南宁的竞争。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昆明的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昆明目前已经汇聚了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70%以上的 科技 创新资源、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全省三分之一。

2020年昆明GDP超6733亿,高出南宁2000亿。此次,云南再次加码强省会建设,无疑会继续扩大昆明的经济和人口实力,为冲击西南第三城和区域性特大型城市增加筹码。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保障时间为2019—2025年,如果广西在这一时期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一旦国家层面政策红利结束之后,将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再次处在下风。

从广东在湛江重点布局看广西沿海的发展困局

未来留给南宁、广西时间真的不多了!

城市情报社:专注城市经济领域,欢迎点赞关注!

广西如何与美国取得贸易合作

有出口经营权的各类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货物,除了国家规定的若干种货物和禁止出口的货物之外,可以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处理之后,持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退还或者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五)完善跨境电商发展支持政策。在全国适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直接出口、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监管模式,完善配套政策。便利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管理。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稳步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工作。引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消费税免税政策和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研究制定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引导跨境电商平台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到2025年,跨境电商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商务部牵头,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家外汇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国办发文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外贸企业高管详解十大举措

广西与美国如何取得贸易合作,需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需要加强两国的经贸联系,为此广西可以积极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其次,要加强与美国的人文交流,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并增强友谊,这有助于建立碰撞性贸易。第三,应着力打造双边创新合作平台,通过创新措施促进两国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状态。同时,也要注意贸易中合作方式的差异,要深化了解双方贸易的关税政策、贸易环境等,以便取得双方都能认同的贸易合作方案。

总体而言,广西与美国贸易合作需要双方互相沟通,增强了解和信任,搭建共同利益的框架,才能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

为了帮扶涉及近2亿人就业的外贸企业纾困发展,国务院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略早于外界预期。

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

一般来说,出口产品往往都是只有外文标识。此次《意见》指出,企业只要为这些产品加帖中文标识,并对中外文一致性负责即可转内销。

《意见》还称,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的,应当依法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继续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间。

促进“三同”发展

《意见》第二条指出,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下称“三同”)产品,即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内销的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内外销转型。扩大“三同”适用范围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

同时,开通国内生产销售审批快速通道。加快完善“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开展“三同”产品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正在考虑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商标,不过国内的销售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外销市场很好卖的产品,在国内不一定销售得很好。”王伟说,即使有了自己的品牌,也还需要较大的金钱、人力和时间投入,才有可能培育起来。

赵忠秀表示,支持发展“三同”产品,有利于外贸企业打通国内外市场。

在孟卓看来,在疫情的背景下,国家对于“三同”发展的扶持,让外贸企业及产品可出口也可内销,减弱了外贸企业及相关供应链对于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了主动性。

加强知识产权保障

受全球疫情影响,部分外贸企业遭遇了国外客户毁约或弃单的情况,大量完成的贴牌产品无法如期出口。那么,这些产品转内销,如何处理知识产权的难题?

《意见》第三条即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障。支持外贸企业与品牌商协商出口转内销产品涉及的知识产权授权,做好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著作权登记。加强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运用的指导和服务。

赵忠秀认为,不少出口产品都存在销售区域保护等相关要求,《意见》为企业出口转内销解决了这类法律障碍。

多渠道支持转内销

《意见》还指出,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设置外贸产品专区。在符合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引导主要步行街组织开展出口产品转内销专题活动。组织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设立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组织国内采购商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等采购外贸产品。

2020年春季广交会正在进行中。不少参展商坦言,虽然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但对于云端展会终归需要适应的过程,再加上全球外贸形势和疫情的叠加因素影响,首届的客流量和交易量都不如一直以来的线下展会。如果能组织国内采购商参与,将有效提升客流,促成更多交易。

《意见》还提到了当下热门的“直播带货”这类关键词。《意见》称,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发挥质量、研发等优势,应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研发适销对路的内销产品,创建自有品牌,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回升。鼓励外贸企业充分利用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每天下午一点,浙江星宝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吉英都会在义乌国际商城的商铺里打开直播灯和多部手机,在抖音、快手以及chinagoods等平台网络直播。这些直播平台成为了他们拓展贸易的全新渠道。

官方数据显示,试图从“卖全球”转型到“买卖全球”的义乌,今年前5个月,当地网红直播超54万场,实现零售额8098亿元,占义乌整个内贸网络零售交易额638亿元的近八分之一,领跑全省。

赵忠秀表示,《意见》鼓励外贸企业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促进生产端和销售渠道对接,有利于通过电商和博览会这些载体,实现生产和销售无缝对接。同时,打通国内国外消费市场,也为国内的消费升级带来了机会。

加大保险等支持力度

《意见》还明确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加大保险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金融支持,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结合实际开展内销保险项下的保单融资业务,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等经营周转类信贷支持。

孟卓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如果能覆盖内销产品,会让外贸企业转内销安心很多。他坦言,外贸产品不敢转内销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国内拖款和欠款情况较多。毕竟出口的订单,因为有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客户倒闭或欠款等风险。

赵忠秀则称,不管是内销征税手续的便利化,还是各种融资服务和保险及资金支持,都为企业转内销创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意见》最后还特别强调,加强组织实施,各地方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针对性配套措施,商务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强政策指导和业务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等。

“本次出台的《意见》齐抓共管,各个部门形成合力,从中央到地方,各负其责,是应对全球疫情冲击、稳外贸的重要举措。”赵忠秀这样说。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云南苦等的机会已经降临!泛亚铁路大通道或将瓦解广西出海口优势】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彩钢板 出口退税率是多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2008-2028 邮编之家本站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观点! 热门TAG|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