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有所好转,经济回暖趋势继续向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9.3%,较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虽稍低于荣枯线,但是,整体景气水平好转。受国内疫情影响,物流行业运行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但从目前来看,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逐渐回暖。韵达,中通,顺丰等快递企业的运力总体上回复到与平时相近的状态。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618“电商大促中,上游产能跟不上、下游消费不确定,商家存在高缺货率与高库存并存的运营风险。产能恢复与消费复苏的双重压力,不断考验本就在疫情中按下暂停键的供应链体系。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让采购、生产、流通、交付各环节的不确定性激增,也将加强供应链韧性建设与预防供应链风险议题再次提上议程。
仓储业对增强供应链韧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加剧,供应链安全和供应链稳定性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仓储设施在供应链体系中像“心脏”般至关重要。供应链物流在疫情的影响下得到了重构,仓储业同样受“分仓策略”“BC同仓”新趋势的冲击,在风险与机遇共存的大环境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成长通道。
供应链物流在疫情的影响下得到了重构
“618”电商大促,今年又被寄予厚望,经过多次疫情封控,人们认为,“618”是复兴消费信息中一场关键性的“战役”。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复商状态,线下销售逐渐回暖。这时供应链物流,还在接受复工复产和消费恢复的双重检验。
当疫情常态化带来复杂和不确定性,无论是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物流,还是成品物流,或下游销售物流及逆向物流等,全链路随时面对干线运输的问题、枢纽转运或者末端派送环节存在多重堵点和断链风险。面对这些问题,传统的以时间为导向的“大鱼吃小鱼”式的被动应对策略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供应链的管理者,此时不单单需要关注“一线”“一仓”“一网点”的堵与通,而应通过分仓和转仓等方式建立快速反应应急机制、甩挂运输和末端等方式共享派送,以快速修补局部堵点或者断点,消除失一点,失全局。
疫情正在再造供应链物流,供应链建设以点和点,仓和仓为核心、链间应有充分韧性,灵活性,无论是供应链上,还是下游,都存在着多种作用,迫切需要打破原来固化或者僵化分工模式,构建了全链协作共享模式。
分仓策略处理供应链的风险
疫情造成供应链断链呈常态化,过去“单仓发全国”的格局,风险呈指数级增长。如何有效防控疫情对供应链带来的冲击?为了构建灵活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无论是以终端为导向的消费品商家,还是担负供应商作用的原料、零部件的提供方,全部开始多点分仓、转仓应急预案,为了迎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疫情控制。
所谓不在同一筐的鸡蛋。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订单,如快递公司无法满足客户要求时,也可以利用分仓储货。韵达华中产业园负责人提到,当前商户分仓、转仓要求增加,单仓停止时,影响订单处理和物流时效,通过分仓,在邻近区域内设置所谓“平行仓”,或者在快递企业的分拨仓前投放商品,以最大程度地保证物流不会受到影响,也节约了成本。核算显示,经过货物前置后到达快递分拨仓,可以节约每票成本约0.2元。
据韵达供应链江西总经理表示:“以现服务的客户为例,为应对封控风险,我们根据其业务形态进行全国分仓布局,通过设置更多前置仓来满足消费者的时效性要求。在运输上,疫情导致零担运输服务商价格、成本、结算出现很大波动,客户通过与我们合作解决了零担散单管理问题,我方根据数字供应链管理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做出最合理的方案,极大节省了运输成本。”
韵达是南昌进贤产业园
疫情之下,通行权的限制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剧增。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物流成本,企业需要对其仓储进行优化设计。供应链管理者需全面考虑干线运输问题、仓库的辐射半径、末端配送的成本等诸多因素,为委托方提供了最为合理分仓策略,而非对不同区域的库存进行单纯的分配。为此提出基于时间价值的多层级分料仓优化方法,并对其进行形式化描述。通过建立从RDC仓到DC仓再到TC仓的多级分仓和平行仓网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降低搬运次数,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货物无效的空间流动,提高履约时效,还减少供应链的风险。
菜鸟物流面向的是“618”期间的宠物用品商户,设立宠物食品及用品专属5个区域仓,针对宠物用品商家,打造覆盖全国消费者的仓网体系。以区域仓网体系为支撑,菜鸟物流可综合考虑商户以往单量,事先把商户的存货分放在两个乃至更多区域仓中,以便分仓管理。
“一盘货”的格局推动了“BC同仓”的潮流
疫情下最遥远的路程,非哈尔滨至三亚莫属,而是由封控区向防范区的转移。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隔离和封闭状态,人们生活与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哪怕隔着马路,同城仓配同样难以跨区送达。
“618”期间的电商,为了避免单仓沦陷造成满盘皆输的局面,不少商户一边分仓,推出“全渠道一盘商品”的服务模式,也就是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对原本针对B端,C端两大通道的商品实现库存共享管理。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物流运作方式——全渠道一盘棋。以往传统分销逻辑就是每个人按渠道能力进货,经销商与电商之间的“两盘货”,是由两种渠道的网络自主经营的,几乎没有相互相交。这种模式下,如果出现缺货,只能由经销商自己补货。如今,疫情带动了库存共享的潮流,为了应对单仓随时都有沦陷的危险。
据悉,韵达供应链已经开启多渠道的库存管理,实现商户线上与线下“一盘货”的分享,能统一调拨库存池内每件物品,从而提高库存周转率。同时,在物流环节中也采用多种模式来保障货品质量和安全,并建立了完善的追溯体系和责任制度。韵达供应链江西总经理表示,为了迎接“618”的高峰期,商家活动订单80%以上做出沟通预案。在“双十一”期间,我们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联合促销方式,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快递物流带来的便捷与实惠。基于大数据预测,我们预先按订单量进行了运能储备和仓储场地规划,根据“BC是同仓一盘货”的原理,确保电商爆款能够按时正常出库,有效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BC同仓”倾向减少B端经销商库存压力和物流成本,还让C端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快递配送服务体验。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一方面,管理者可以杜绝由需求向供给的转变,从订货到成品,信息差在生产和物流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牛鞭效应”。另一方面强化不同业务模式的建设、订单模式下团队之间交流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从而提高了全链协同的效率。
结论
疫情目前上游复工复产,下游消费回暖,使供应链韧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物流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之一。仓储是供应链中的“心脏”,在面对封控风险时,又因为新趋势而获得了增长机遇。
供应链优化的核心思想是在尽量降低库存的前提下,事先将货物放置在更靠近消费者的位置,再用最快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推进,“线上+线下”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零售新业态。在销售渠道下沉的今天叠加疫情的冲击,供应链物流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小批量多批的需求,使得仓网和物流服务日益扩展到末端。本文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销模式——多级分仓式零售,并从客户细分,产品定位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详细阐述。以终端消费市场为中心,进行多级分仓和“BC同仓”布局,在适应销售渠道下沉,减少配送成本,并对预防疫情带来的供应链风险,提出了一种化解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