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后首份财报看,达达的下半场在哪里?

导读 出处|刘旷(ID:liukuang110)公众号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响,以即时零售回家的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在这个领域中,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2020年1月24日,”2020中国互联网大会·生

从上市后首份财报看,达达的下半场在哪里?

出处|刘旷(ID:liukuang110)公众号

受疫情和其他因素影响,以即时零售回家的服务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在这个领域中,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2020年1月24日,”2020中国互联网大会·生活用纸年会暨到家科技创新峰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会议期间发布了《2019-2021年度生活用纸企业竞争力报告》。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之下,到家业务作为即时零售行业的典型代表,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

两个月后达达集团也公布了自己上市以来的第一份成绩。数据显示达达201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纯收入9300万元,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这是继去年第三季度之后的第二个季度盈利大幅提升的企业。这份财报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因为这不仅仅是关于达达的表现,也和颠覆传统电商的即时零售有着莫大的关联。

1

二季度财报的结论是,达达集团正处于高速扩张的阶段。

二季度中总收入猛增,可见达达集团规模之大。作为以物流为核心,达达集团始终坚持为顾客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服务。今年一季度,达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财报显示达达集团二季度总收入为13.23亿,同比增加9亿人民币。达达集团拥有达达快送、京东到家两大配送平台。

从营收表现来看,达达快送是配送平台,营收增长8.37亿元,比上年增长90.4%。在快递行业总体发展趋缓的背景下,达达快送的线上业务反而逆市上扬,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之所以如此,值得反思。达达快送单季营收的比重最大,这要归功于它今年第一季度和几家物流公司的合作,以实现“最后一个里程”的业务,并且和多家连锁商家进行同城急送的合作;

在全国最大零售平台京东到家,它的收入达4.86亿元,比上年增长97.9%,其中GMV占比超过96%。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大对线下门店的投入力度。随着订单规模的不断扩大,活跃用户越来越多;所以今后3年,京东到家后,仍会持续高增长,且在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底期间会出现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率;并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方在线营销取得了不菲收益,京东到家是最引人注目的公司之一。

在用户与业务表现方面,6月30日份,达达完成线上达达到家配送订单突破12个,财政收入9.26亿,京东到家交易额1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92亿元,比上年增长98.1%,活跃消费者达到3230万,比上年增长71.8%。

不难看出,达达集团规模在二季度中处于高速膨胀状态。就目前而言,达达处于十分迅猛的发展期。这其中既有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又有企业自身经营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压力。一、就产品而言,达达产品线不断丰富;第二,从服务能力来看,达达也已具备相当的实力与声誉。从盈利的角度来看,尽管受疫情的冲击,但是,在收入不断提高,毛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达达的利润还是相当大的,有资料表明,达达在二季度中,营业收入2.2亿元左右,纯收入约16.8%,与上年同期毛利率相比,毛利率为16.8%,与上年同期相比,毛利率只下降大约是应用,且下滑幅度不大。

如此,在疫情期间逆市而上的IPO,达达在二季度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一亮财报的背后,恰恰是达达不断探索的商业逻辑逐渐显现。

2

聚焦配送平台和零售平台,达达集团在货品和物流两个层面的整合,促进了达达逻辑的形成。

京东到家货品资源丰富,而达达快送就是解决这一物流问题最好的一种。两大平台结合,会引发什么样的商业变革?未来的商业模式又会如何演变?记者近日从北京顺义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京顺快运正式推出“京东到家”服务,并且和达达快送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到家,零售商和品牌商共同搭建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平台,重点是达达快送,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即时配送网络,涉及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鲜花蛋糕,烘焙茶点等多个领域、家居时尚等等众多类别,给消费者在一小时内提供服务体验。

京东到家与达达快送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达达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发展;

而达达集团也可以在内部完成良性循环。这说明,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达达快送与京东到家共赢。通过对这两个公司的深度合作,我们认为双方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在与达达快送的合作过程中,京东到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二,开展业务协同。达达快送、京东到家等品牌方经营,但是,因为京东到家是个新零售品牌,配送订单红利不足,因此,只有靠他们的车手才能完成配送任务。

这个周期看起来是很完美的,但是,随着达达骑手数量的不断增长,这种模式造成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循环中,企业的利润被不断稀释,员工的工作热情也受到影响。该模式一方面的优势是可以让企业实现较大的盈利;另一方面,该模式也可能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危害。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得不不断地裁员,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失业和家庭贫困。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一难题?在本文中我们将给出答案。第一,要降低人力成本。由于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所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都很大,因此,企业必须降低对员工的管理力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着骑手人数的不断增多,达达集团也更加倚重车手。

达达集团每年的运营成本和支持成本约为11亿元,去年是6.16亿元。主要原因是订单量增大。达达集团认为,今年头3个月,订单总量达到920万,同比增长10%左右,为2008年四季度以来最强劲的一年。由于今年前三个月订单总量较高,导致公司整体运营成本上升。高企由于订单的增长,车手数量也有所增加,这样就更进一步增加了车手的支出。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车队规模扩大以及车手收入提升,导致车队预算大幅增加,但也因此导致了车手费用和车款支付压力增大。骑手支出成为达达集团最棘手的问题。

持续亏损后,Non-GAap(达达集团)宣布,将向所有普通股股东发行不超过3.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同比下降4.51亿元,这对受到疫情重创的公司而言,毫无疑问,这是个好消息,因其有助于企业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特别是即时零售。

并且在达达的商业逻辑下,还有一个重要层面,这是零售平台京东返乡,专为商品定位,但是,从这一层面来看,达达集团却是问题重重。

3、达达是否需要扩充?

其实从财报中可以看出,达达充实商品之举毫不逊色,成绩也是非常突出。今年,达达对品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一方面,拓展传统品类所占份额;另一方面,新兴品类投资增加。比如在食品领域增加了大米,方便面,豆浆机等产品,并且通过电商平台布局新零售业务。有了这些措施,达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在渠道扩张上又有哪些新招?达达做好了扩大商品渠道,下沉市场的工作。

目前,达达已与京东到家合作推出“手机极速达’服务,覆盖近200个城市,超过200多个品牌,超过12000多家线下门店,成为达达继京东零售后又一重要业务板块——京东到家和京东超市。

达达想以此扩大下沉市场。4月27日晚,达达集团发布了与京东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将联手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活服务平台——京东到家(北京)有限公司,并且联合发布了新的升级版京东回家服务。达达和京东到家之后,覆盖了全国近1000个县市区,第一季度,超过700万用户成交,而且进入第二季度以来,低线城市平台GMV增速更达到170%以上;

下沉市场,是达达最主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下沉市场扩大,不仅拉动达达全国扩张,并给当地线下门店带去新客,下单,进一步提高达达销售;第三部分:通过对达达公司发展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保证了达达能够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并且对其他公司如何打开新的市场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达达快送,线上与线下共成长,形成良性。

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已经成为减轻骑手支出压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而”循环”则是以商品侧达达和沃尔玛为中心、京东合作。

 

沃尔玛对京东的过度依赖,让京东零售发展步履艰难;均足以说明:达达真是个好公司。它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能力以及庞大的客户群。不过达达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京东并未如许多人想象中给自己造成足够的压力。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呢?在即时零售方面,京东已经有了不俗表现,这是达达集团能够迅速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给达达逻辑提出了全新的契机和挑战。

但是达达带来了很多问题循环,同时还面临着更加深刻的问题。

4、达达能否走到后半程?

对于达达而言,能否走到下半程,还要看达达能否找到未来的成长空间。

在达达成长过程中,”基本盘”历来注重服务。就达达集团营收架构而言,”达达赶紧发过去”与”京东到家”在服务收费中分别占98.97%与98.97%。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物流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快递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快递公司开始将重心放在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上。但达达快运却不容乐观: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北京,全国还有大量的门店没有开张、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最后的一公里”的分配问题同样存在。即现阶段达达还很难脱离服务属性。

达达集团董事长兼CEO蒯佳祺曾表示:“达达绝不会成为零售商的。“我们要做的是服务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这是达达集团核心价值观之一,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达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达达的言论无疑限制了达达自身的拓展,毕竟单靠服务达达很难主宰最后一公里赛道,尤其是当越来越多巨头进入赛道的关键时刻。

在“最后一里程”中,在面临诸多竞争对手的同时,同时也要面对其他参赛者所带来的挑战。对于那些刚刚起步的企业而言,如何突破重围?作为新进入者的角色,达达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才能获得迅速发展,围绕供应链,构建了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但是,就现状而言,达达至今仍未走出这一窘境。如何才能走出困境,成为行业翘楚呢?达达是京东到家最大零售平台之一,如何从这一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增强达达本身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深思:如何利用服务属性扩大达达发展空间?如何通过服务创新实现转型升级?达达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企业,其成长过程充满坎坷。尽管近年来达达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是收入增速趋缓;二是营收结构单一;三是员工流失严重。降低了盈利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服务成了企业成长的天花板。那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突破瓶颈,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呢?达达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准新增长点,做到和美团这样“无边界”的公司合作?

而这些疑问,也让达达的后半部分增添了许多迷雾。在此过程中,他的心态也随着变化不断调整,但最终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了这场危机。对达达而言,2019年,很不寻常的一年: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新冠肺炎在美国的传播;中国的“六稳”工作与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地,国内市场升温显着。如今的达达正在享受着疫情带来的红利,已取得二季度辉煌业绩,但是,能否延续发展势头,抓住新零售红利,留待后半部分,对于达达而言,这依然是一个难题。

>>>文章的链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从上市后首份财报看,达达的下半场在哪里?】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京东大件物流推出“天启星”计划

下一篇

一只“印尼兔子”搅动中国快递红海

©2008-2028 邮编之家本站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观点! 热门TAG|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