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九年回复仅供参考
做外贸自己当然可以接订单,但是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接订单之前首要首先你要办好国内的进出口资质。
其次,有了进出口资质之后还要有稳定的国外客户资源。有了国外的客户资源才能形成订单,最终成交。既然你自己已经有工厂办理了进出口权资质的话,你需要招一些外贸业务员帮你开发国外的客户。比如网上平台,实体广交会上交会直接接触客户。
你可以参考一下和你合作的贸易公司的运作流程。让自己做到自己公司既可以接外贸的生意,也可以和出口的外贸公司合作接生意。
对于外贸有没有前景,市场如何,通过最近的外贸行业信息可以看到外贸市场一直在不断的增长趋势。
#外贸企业订单排到明年3月#
#外贸企业一箱难求#
这些话题最近经常混迹热点话题,不难看出中国的外贸市场的现状还是供不应求的多,但是必然也有些外贸企业获客没有那么理想,还需看产品定位和竞争力。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国内疫情控制的较好,这也是机遇,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完全代替中国“制造大国”地位。
疫情导致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生产量下降,订单重新回流到中国
受疫情影响,低档产品大部分从印度进口,现在,印度的供应商大部分因疫情停产了,希望把之前下到印度的订单转移到中国来。
国际运输成本增加
1)上半年防疫物资集中包机出货,空运费大幅涨价,运费是去年同期的2~3倍。还经常没有仓位。有时候排期要等5-15天。
2)下半年疫情导致国际运输力下降,海运仓位紧张,海运费暴涨,有些航线甚至是去年同期运费的10倍。MSK马士基集团公司11月18日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单季利润23亿美元。疯狂的是义乌发到欧州的中欧班列车,要摇号才能定仓。
总体来讲,中国的贸易前景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外贸市场很大,但是做起来又是一回事,外贸人是不是经常看见哪些爆肝的文章,每天很累确依然拿不到什么客户?
产品,是任何销售的核心,如果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基础自有产品和产品发展方向,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下一片江山,恐怕能否存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很多人喜欢临时抱佛脚,认为只要客户提出来,我就可以找到工厂做,到时候再说,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力和安全性等因素。
例如,前一段时间义乌外贸商户大量银行卡冻结事件,中小企业没有正规渠道收款,走地下渠道,被冻结,资金链断了容易影响企业正常运转,富港银行作为美国商业银行,安全性更高,为外贸企业解决收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