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之战”打响:融资百亿的中通快递能否继续保持优势?

导读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曹恩惠编著9月17日,国内快递巨头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快递,02057·HK)启动第二次回港上市招股程序。在香港创业板成功IPO后,中通快递是继韵达后,又一家在

“寡头之战”打响:融资百亿的中通快递能否继续保持优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曹恩惠编著

9月17日,国内快递巨头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快递,02057·HK)启动第二次回港上市招股程序。在香港创业板成功IPO后,中通快递是继韵达后,又一家在海外资本市场落地的本土快递企业。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物流企业和综合运输服务商。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后,业务范围和服务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据了解,此次计划发行的股票数量不会超过4500万股,预计股份发售量总额将达到268万港元,每只股票发售价格15%,其中,超额配股权会被中通快递所拥有,并且有120万港元投票权。

刚招股的头一日,中通快递随后在上海进行了客户答谢仪式。场场爆满,除中通快递发起人外、总经理助理王军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位嘉宾也出席了本次盛会。其中不乏来自政府机构的官员、知名专家学者和商界人士。据悉,中通快递创建于2001年7月8日。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城市配送为核心的网络布局和完善的物流服务能力。公司总裁赖梅松表示:“18年中通与以往相比的确有一定成就,但是今后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进取。”

赖梅松的说法非虚。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消费”正在快速升温;面对巨大压力,很多中小民营物流企业选择了“退守二线”,甚至是倒闭。与此同时,线下门店受到了空前的影响与挑战。在这个特殊时期,快递公司如何应对危机、化危为机呢?这一场突然爆发的“战争”,会给我国快递市场带来什么?站在产业的高度,2020年,正成为快递行业在过去十几年竞争格局变化中的分水岭,头部快递企业享受了一波由于行业集中度提高而产生的红利,都淘汰了二三线快递企业。

赖梅松表示,中通快递通过生态战略的实施,将会在今后5至五年内成为世界领先的综合物流业态提供商。

但是,无论是短时间内声势不减的“价格战”,或者电商巨头对于快递行业的深度介入,层出不穷的变数,无不宣示着中通快递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必要性,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寡头之战中

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快递行业受益于需求回补,取得了不小进步。在上半年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快递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下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区域表现尤为突出。整个第二季度,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达到了213.5亿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6.9亿元。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快递企业积极转型升级,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在经济企稳回升的背景下,消费升温,电商平台下沉加快,快递业务在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但是,与此同时,它又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国际市场需求低迷是主要因素之一,”一带一路“建设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我国要建设更高的、一个更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相继进入,各个平台间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入局者希望能从电商件市场分得一杯羹。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快递行业呈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4月以来,快递新势力众邮、极兔等、京东、拼多多等等,都加入了电商巨头快递江湖,变成了“鲶鱼”式人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各个行业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被瓜分,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但同时,CR9,CR10等排在前列的快递企业并未受大环境影响,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就使得一些快递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其中极兔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即使如此,国内快递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仍不可逆。

“中国的快递业不可能一直这么,”他说:“每一家都是20%左右、二十的市场份额,这是不可行的。赖梅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快递行业所占比重将日益集中,势必催生市场份额超过1家的快递公司。

国泰君安提出,我国快递业经历了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再到“春秋时代”的发展历程,一线快递与二线快递的距离越来越小,行业红利在逐渐消失,“战国时代”以后,一线快递将通过“五进三’、”三争一‘“等方式实现出清与分化。

其实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已经显示,至少在市场份额方面,头部快递企业的量件增速已经拉开差距。

据《21世纪经济报》数据显示,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顺丰控股,百世集团、申通快递今年上半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0%、16.1%、14.1%、13.1%,10.1%和10.2%(市场份额以每家企业半年报公布业务量计算),CR6间市占率很差10余个百分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伴随着快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自今年4月以来,各家企业都在降价促销以拓展市场份额,特别是部分头部快递企业,甚至不惜重金降价促销。在此背景下,各大电商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价格战。京东集团和顺丰控股日前共同发布消息,将携手开展“速达加宅配”双平台模式。据透露,这一新的合作形式,预计年内正式上线运营。其中,“速达加宅配,提供在线配送”由双方各出资50%进行试点运行。在这一背景下,快递业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一场场价格厮杀上演了。

不过快递单票收入为10.05美元,同比下降13.1美元,较7月有所下降。

不过赖梅松认为“价格战”仅仅是一时点,快递价格一定会回来。

融资比拼中

“快递行业发展态势为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未来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以及快递企业自身改革创新步伐加快,我国快递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最近举行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赖梅松副总经理就我国快递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他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共享经济’理念逐步深入,快递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日益密切。在他看来,我国快递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将在今后数年内出现。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不断壮大,网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快递行业作为连接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也日益重要。在赖梅松看来,未来快递行业的竞争一定是全路链之间的较量。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快递龙头企业基本实现了“致力打造综合物流业服务商”的愿景。在此背景下,快递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历经数年的发展,我国快递行业已初步具备规模化经营的能力。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快递业内部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效率低等。伴随着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的显着改变,业内部分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也纷纷开始了转型升级的尝试。在此过程中,一批新进入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中不乏佼佼者。

《21世纪经济报》认为,截止上半年中通快递已拥有全网服务网点30000家左右、转运中心90家左右、干线运输车辆达9900多辆,网络分布在全国各个区,县,乡,区。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物流网络面前,中通快递的新意图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企业快速高效地扩张和持续健康的成长呢?近日,《中国经营报》专访了中通快递总裁赖梅松及副总裁李春涛。记者:中通快递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中通快递生态战略自2016年启动,现已形成注重时效服务、覆盖冷链的格局、包括云仓在内,多领域业态能力。

孟峰,中通冷链常务副总经理,星联航空是中通快递旗下的一个高端时效的产品服务品牌,为用户提供同城即配,国内“8h,12h,48h”、在全球范围内提供48-72h和其他稳定、高效的门到门特快专递服务。

冷链上,中通快递使用的是“自营仓加产销地的共建仓方式”,创建全国仓网布局。孟峰介绍说,2020年年底到2021年年初,中通快递将打造17个RDC智能仓,包括核心DC智能仓;

快运,航空货运、冷链和其他业务还将充分开展协作,面向顾客需求的满足,实现和中通快递多层次产品差异化竞争。做为“通达系”最大快递公司,中通快递迈出生态建设坚实步伐。

中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分别实现资本支出39.87亿,23.69亿,22.20亿,8.84亿,同比分别增长12亿,10亿,16.10亿。

当“价格战”越打越大,快递企业怎样才能保持足够现金流,使业态多元化,壮大其资金实力?在资本市场上,快递公司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为“通达系的大鳄”,资本是他们竞争的法宝之一。近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通达系”已经完成在市场上的最后一次冲刺。现阶段。但是,在竞争惨烈的市场中,今后是否能持续增强融资能力,应引起人们重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初,韵达股份宣布计划募集5亿美元收购申通快递和圆通速递,以及阿里所属百世集团;

中通快递拟向基础设施、产能开发等领域融资,拓展网络合作伙伴的数量,增强网络稳定性,构建物流生态圈的角度,以及公司用途的明确性。

阿里等“通达系”快递公司的快速扩张,也让国内其他龙头企业看到了机遇。

但无论是外在环境的影响,还是内生动力差异,当龙头企业之间竞争最惨烈的舞台到来时,资金之力,终将变成硬力量。

>>>文章的链接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寡头之战”打响:融资百亿的中通快递能否继续保持优势?】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阿里的40万亿想象力

下一篇

弘章资本翁怡诺:零售最重要的是格局之战

©2008-2028 邮编之家本站数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观点! 热门TAG|意见反馈